所謂發展戰略規劃就是定義企業發展方向、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路徑,并規劃運營該戰略的基本活動框架。在進行戰略規劃時,如何進行正確的戰略框架思考,來確保戰略從規劃到落地?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戰略框架經典模型:
我們可以據此理解一個發展戰略規劃的基本邏輯:
發展戰略規劃就是定義企業發展的方向、目標,設計達成目標的路徑,規劃運營該戰略的基本活動框架。
拆解這一戰略框架經典模型,我們可以得出存在于背后的兩個基本假設:
假設一:通往目標的路徑是單線的,是圍繞業務的運作實現的;
假設二:競爭者很重要,贏得競爭者才能贏。
事實是什么?
事實一:現代企業的運作是產融互動的運作,通往目標的路徑有兩條基本線:一條是業務運作線,一條是資本運作線;
事實二: 競爭者很重要,但用戶才是根本,研究用戶是邏輯起點,贏得競爭者是贏得用戶的副產品,把條件反過來未必就能贏得用戶。
發展戰略框架經典模型已經不能滿足今天的商業實踐需要,今天的企業發展戰略框架搭建思想應至少包含:
思想一:實施產融互動的企業發展戰略,戰略路徑應是產業線和金融線并行互動的,在業務運作線之外,需要不斷探求:如何用資本的力量助推業務發展?業務如何持續資本化?資產如何優化配置?
思想二: 業務的整體商業模型應以用戶為中心,重在為用戶創新價值。
重要的概念:商業模式
我們可以把業務模型設計的方法叫商業模式之前和商業模式之后兩種,前者是1.0時代,后者是2.0時代。
在1.0時代,我們的業務模型設計方法的基本邏輯:
在2.0時代,我們的業務模型設計方法的基本邏輯:
對比1.0時代,2.0時代業務模型設計有這樣幾個邏輯變遷:
變遷一:用戶價值創新思維替代競爭思維
變遷二:系統整體一體化思維替代線性思維
變遷三:融入外向視角,無邊界構建
變遷四:以用戶中心的價值流程視角下的模式框架
變遷五:杠桿化資源與能力視角下的生態化構建
變遷六:價值積累架構審視下的現金流結構
在業務戰略規劃中,商業模式設計是核心內容之一,商業模式設計包含如何面對競爭,商業模式的設計出發于用戶。
戰略框架經典模型,似乎可以進一步修正為:
但該模型依然存在不足:
一個由目標和路徑搭建起來的戰略系統可以看作是一個空的框架,而運作一個起一個戰略需要相應的資源和能力配稱,或者說我們運作起一個戰略的每一步都需要相應的資源與能力配稱,戰略規劃不但要設計戰略目標和路徑,還要配稱相應的資源與能力,否則這樣的戰略規劃就是空的難以運營起來的戰略規劃。
事實上,<span style="margin:0px;padding:0px;color:#1E828D;line-height:2.5;font-family:SimSun;font-size:14px;wo
400-881-2881